▲郑志强副教授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初创企业培育,在材料科学领域不断开拓新境界。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新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郑志强入选《Tatler 尚流》“Gen.T 明日领袖”2025年度榜单,获评亚洲青年变革者。该权威榜单旨在表彰亚洲地区推动各领域未来发展的青年变革者。
郑志强副教授,跨界创新的典范
——生态系统构建者、创业先锋与材料科学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郑志强凭借其创业影响力及对初创企业培育的贡献而广受认可。
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机构 (NUS Enterprise) 副校长(生态系统建设),郑志强副教授主导多个创新平台与项目,包括研究创新计划 (GRIP)、伯乐格71 (BLOCK71) 的全球网络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 (NUS Overseas Colleges) 计划。这些平台为科技与深科技创业者提供了将早期构想转化为现实所需的强力支持。
在积极构建新国大乃至全球范围内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同时,郑志强副教授还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创立了多家企业。2019年,他与合伙人联合创立 TwoPlus Fertility 公司,将其在医疗技术领域的专业造诣与创业热忱完美结合。该公司致力于通过从营养补充剂到检测试剂等系列居家生育辅助产品,助力百万家庭实现为人父母的梦想。
郑志强副教授还联合创办了另外三家初创企业:已被收购的 Privi Medical、Hannah Life Technologies 以及 Tacniq.AI,他的企业获得了包括YCombinator和SGInnovate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在实验室里,郑志强副教授正在电子皮肤与智能传感技术领域开拓新疆界。他领导的 Sensors.AI 实验室,通过融合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前沿技术,研发受人类皮肤启发的智能装置——这些装置不仅能感知外界刺激,还具有自愈与自适应能力。
他的创新成果包括:研发全球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皮肤、亮度最高的可拉伸自修复发光装置,以及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的高性能传感器。
郑志强副教授开创了多项用于机器人、医疗设备和假肢应用的大面积触觉传感平台技术。他的研究包括设计微结构以增强弹性薄膜的机械灵敏度,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此外,他还参与开发了兼具高拉伸性与透明度的传感电极,并创造出全球首个可重复自修复的电子传感皮肤技术。近期,郑志强副教授成功研制出能模拟生物机械感受器数字输出的人工机械感受器。这些突破性成果发表在《科学》《科学·机器人》《自然·材料》和《自然·纳米技术》等顶级期刊的多篇高被引论文中。他已申请20余项专利,其中多项已获授权许可。
郑志强副教授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屡获国际殊荣,包括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度新加坡青年科学家、2017年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学者奖,以及2015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称号。2021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医疗传感器项目荣获戴森设计大奖,成为该奖项设立17年来首个获此殊荣的新加坡团队。
“荣登《Tatler 尚流》‘Gen.T 明日领袖’2025年度榜单令我倍感荣幸。这份认可印证了我始终秉持的合作精神——推动新加坡的科研创新与企业发展走向世界。我期待继续突破技术边界,开发能对社会产生实质影响的解决方案。”郑志强副教授如是说。
内容来源:公众号“NUS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News,网站 https://benjamintee.com/
向深向远,问道前沿。依托新国大世界级的科研优势与资源,新国大广州创新研究院围绕智慧城市、信息和通讯、电子科技、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应用、生物科学和金融科技七大重点领域,遴选了几十位新国大教授、专家担任研究院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建设人形机器人实验室、智慧医疗实验室、智慧交通与低空系统实验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5个前沿实验室,支撑研究院各类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研究院PI主导研究院实验室运营,负责开展多种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生、博士后,组建研发工程师队伍。同时,他们积极联动新加坡与大湾区、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聚焦技术难题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中新两国的科研创新与实践。我们将持续在本网站介绍研究院的PI队伍及其代表性研究,欢迎关注和探讨合作!